手卷真珠上玉鉤依然春恨鎖重樓風裡落花誰是主思悠悠

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峽暮接天流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(李璟〈攤破浣溪紗〉)

 

菡萏香銷翠葉殘 西風愁起綠波間 還與韶光共憔悴 不堪看

細雨夢回雞塞遠 小樓吹徹玉笙寒 多少淚珠無限恨 倚欄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(李璟〈攤破浣溪紗〉)

 

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

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

                        (李煜〈相見歡〉)

 

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

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李煜〈虞美人〉)

 

    如果想要分析比較各詞家的作品內涵,應從各詞家的背景故事開始著手。中主李璟是李昪的長子,生性較為懦弱怕事。李璟深知父親最喜愛的兒子並不是自己,曾經一度希望讓賢給其他兄長,然而最後還是戰戰兢兢接下了王位。即位後,李璟又立了自己的哥哥為王儲,然而卻發生長子殺害叔父以爭奪皇太子地位的慘案,最後長子也不明原因暴斃。

  對於周遭環境人事之混亂不安,可從李璟〈攤破浣溪紗〉詞中「風裡落花誰是主,思悠悠。」一窺究竟。以「誰是主」的問句道出詞中女子沒有依靠,不知何去何從,黯然神傷的事實,也間接傳達出李璟處於王位之不安感,也顯示出他對於自己的能力相當沒有自信。

    李璟傳世的詞篇不多可靠的只有四篇而已詞風沉鬱、遣詞空靈他的作品中以寫景抒情的語句,傳達出一種自然而然的言外意趣。除了五官的刺激帶來的感知、情意方面引發的感動之外,李璟的詞巧妙地以外在景物情事引發讀者心中聯想。舉「菡萏香銷翠葉殘,西風愁起綠波間。」來看,首句用了美好的字眼「菡萏」、「翠葉」,後面卻接了「香銷」、「殘」這些衰敗的字眼,引發對於美好事物的消逝哀痛之感。接下來的「西風愁起綠波間」一個愁字,點出在西風蕭瑟環境條件下,翠葉之珍美也相形失色。「還與韶光共憔悴,不忍看。」句子之中的韶光代指青春年華的面容,為什麼會憔悴呢?如果從上句「菡萏香銷翠葉殘,西風愁起綠波間。」開始聯想,便可推得詞中的女子因為美好事物不再,造成她容光黯淡,自己也不忍看了。

    雖然李煜的作品也有同樣的方式來引發讀者思緒,然而李煜較帶給人沉著奔放的味道。就舉情意相似的兩句來看,「還與韶光共憔悴,不忍看。」和「問君能有幾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。」同樣都是因為過往美好事物如今不在所生的感嘆,李煜的「問君能有幾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。」顯得較為奔放許多。再者,李璟的詞篇意境較李煜來得深厚悠遠。以李璟〈攤破浣溪紗〉末兩句來看,雖有「多少淚珠何限恨」如此溢於言表之外的恨意,卻沒有更深一步對於人生的慨嘆,只以「倚欄杆」收尾,使得整個愁恨凝結在詞中遠思征人歸的婦人身上,帶給讀者無限想像空間去揣摩思婦澎湃情緒與否。

  李煜是李璟的兒子,原本他有五位兄長,看著他們為了權力爭鬥,李煜故意躲在後宮作詩填詞,以避捲入紛爭。但是五位兄長接二連三死去,使得李煜不得不接下王位。由於自己從小到大只懂吟詩作對,根本無做一國之主之才,李煜只能成天躲在宮內享樂。對於外患宋國,本以為稱臣納貢即可換來心安,然而最後宋國還是攻打過來,使得昔日王者變成被軟禁的階下囚。

    李煜雖然不是位好君主,然而卻擁有一顆純真的詩心。他用敏銳之心去感受萬物的無常變化,體驗人生的起起伏伏,以匠筆寫出表裡如一、聲情一致的作品。他的作品常常出現一些句子,利用妙喻配合聲韻的起伏,達到抑揚頓挫、情致跌宕的效果,卻不是刻意鑽研推砌出來的。例如「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」便是一句奔放且音韻輕快、富有節奏感的句子,和水流潺潺的意象搭配得極恰當,一語道破人生長恨綿綿的無奈感。

  李煜的詞篇雖然情感真摯、直抒胸懷,卻缺乏自省的意味。他的恨,從「林花謝了春紅」一路滔滔不絕到末句「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」,一股腦兒栽進愁思中身陷不已,沒有從恨中抽離、換角度看世界,缺乏對於人生之體悟。然而,「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」之氣象開闊,卻是花間詞以來前所未有的,可說是開啟了往後豪放詞派的先河。王國維《人間詞話》有言:「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,感慨遂深,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。」正說明了李煜作品對於詞風的演變之影響力。

arrow
arrow

    小米(Elisa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